医院专家出现斜视怎么办

《保健医苑》是由国家卫健委主管、医院主办、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协办的医学科普杂志,更多精彩内容详见《保健医苑》纸质杂志!邮发代号:82-33,欢迎订阅!

目不斜视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与之相近的成语是目不转睛,它们都有眼睛直视的意思。这种状况,临床上称为第一眼位。当眼睛向上、向下、向左、向右转动,临床上称为第二眼位。当眼睛斜着向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转动,临床上称为第三眼位。

眼睛为了视物,可以停留在不同的眼位,这样可以扩大视野。此时的眼睛可以是斜的,但这种眼斜是主动的。还有一种主动的眼斜,是翻白眼,有鄙视、愤恨、不满的意思。这些情况下,双眼的眼位是一致的。

如果眼斜是被动的,这就是一种眼病了,称为斜视。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只能一眼注视,而另一眼偏向目标另一侧。也就是说,当一只眼在第一眼位,另一只眼不在第一眼位,而在其他眼位。

我们大部分人都有斜视,只是平时看不到,只在愣神的时候才能反映出来。临床上可用“去遮盖试验”检查。用挡眼板遮盖一眼,另一眼注视前方6米或33厘米的视标,然后突然移去挡眼板,如果被遮盖眼出现运动,说明有隐斜,可用同样方法测定另一眼。

隐斜视是双眼同时看东西时,不会出现眼位偏斜,只有在遮盖眼睛进行检查时才会出现眼睛偏斜。

隐斜视没有出现症状时,不会确诊,也无须治疗。但是如果出现强光下喜欢闭上隐斜眼、视物时头痛、眼痛、视物模糊、复视、眩晕、阅读时间稍长出现眼睛疲劳等症状,就需要治疗了。

显性斜视是双眼看东西时,也会出现的眼位偏斜。斜视程度可以用斜视度数表示,测定方法常用角膜映光法。通过交替遮盖,看灯光在眼球上的位置,可判断出大概的斜视度数。在瞳孔缘是15度,在瞳孔与角膜缘中间是20~30度,在角膜缘是45度。如果要做斜视手术,就要用同视机和三棱镜的检查方法了。

需要说明的是,角膜映光法的斜视度数是圆周度,也称为弧度,三棱镜检查的斜视度数是三棱镜度,两者的换算关系是1弧度约等于1.75个三棱镜度。

斜视的种类非常多,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是指眼外肌功能正常,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无障碍,各注视方位斜视度相同。非共同性斜视是指眼球运动受到限制,各注视方位斜视度不相同。

非共同性斜视可分为麻痹性斜视和限制性斜视。麻痹性斜视为支配眼外肌的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功能障碍,一条或数条眼外肌产生麻痹,肌肉的力量减弱,与其相对应的眼肌的力量强于麻痹的眼肌,使眼球的位置不平衡,不能保持正位而产生偏斜。麻痹性斜视根据功能障碍的神经和眼外肌分类,如动眼神经麻痹、下斜肌麻痹等。

限制性斜视为机械性限制引起的眼球运动障碍。眼外肌受到机械牵制,限制了眼球向相反方向转动,而产生斜视。包括高度近视性斜视、甲状腺相关眼病性斜视、眼外肌纤维化性斜视以及眼眶壁骨折性斜视等。

斜视发病原因也特别复杂。有些斜视与调节功能异常有关,比如远视眼及初期老花眼的人,因为需要加强调节,眼睛产生过量的集合,可导致内斜视;近视眼的人,很少需要调节,产生集合不足,可导致外斜视。有些斜视与遗传因素有关,比如脑神经发育异常,引起眼外肌的异常神经支配,造成眼外肌纤维化、眼球后退综合征等。

有些斜视与视觉发育关键期有关,我们的双眼单视功能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不断发育完善的,一般要在5岁左右才能基本接近成人水平。在5岁以前,双眼单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易导致斜视,看电视的姿势不正确更会诱发斜视的发生。

发现斜视应及时治疗,要达到目不斜视的效果。斜视影响外观,正常人看人或视物时,是双眼盯住同一个目标。斜视的人,一只眼盯住了目标,另一只眼偏离了目标,给人一种不注意或不尊重的感觉。斜视影响立体视觉,斜视的人,虽然两只眼睛都能视物,但看的不是同一个目标,时间久了就没有立体视觉了,立体视觉对我们从事一些精细的工作起到重要作用。斜视可造成弱视,斜视造成的复视会给患者带来不适,视觉中枢会主动抑制斜视眼的视觉信号,长期会导致弱视的发生。

只有少数调节性斜视可用配镜和视觉训练等保守方法治疗,大多数斜视需手术治疗。斜视矫正手术不仅是为了外观美容,更重要的是可将斜视眼矫正为正位,从而建立起正常的视网膜对应,恢复正常的双眼单视功能。斜视的早期治疗,还可防止弱视的发生。

文/首都医科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宏伟

欢迎订阅纸质版杂志,邮发代号:82-33,订阅有好礼!

《保健医苑》为月刊,大16开本,每月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保健医苑》是由国家卫健委主管、医院主办、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协办的医学科普杂志,创刊于年。《保健医苑》杂志内容广泛,涉及医疗保健、疾病防治、健康养生、心理咨询、用药指导、医事分析、医护知识、秘诀采撷、时讯飞鸿、国际医讯、编读热线等各个方面。一批长期从事医疗保健工作、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针对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疾病和养生保健等问题撰文,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多方位的健康指导和保健服务。

我们竭诚欢迎广大医护人员(撰写医学科普)和社会人士(撰写人生感悟、名人养生)踊跃投稿,来稿一律不退,请自备底稿。文稿不拘文体、格式,力求通俗易懂,具备科学性、普及性、实用性、新颖性,字数以字内为宜,请勿一稿多投,否则本刊拒付稿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hlqf.com/kfbl/9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