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背科目二全科简答题在这里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在线咨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回复人工,即可呼叫在线客服小姐姐哦!

?回复公告,一键查询娄底近期教师招聘考试公告!?回复教师招聘,即可免费领取娄底教师招聘各科模拟卷哦!

?回复速记,领取教资笔试必背题+高频考点+记忆口诀+38页作文!

小学科目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起着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情境;(2)定势与功能固着;(3)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4)原型启发;(5)情绪与动机。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3.简述动机冲突的基本类型。(1)双趋式冲突: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2)双避式冲突: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3)趋避式冲突: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4)多重趋避冲突:既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4.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上下滑动查看剩下的41道简答题

5.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进行教学反思。

6.简述影响学生有意注意的因素。

(1)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

(2)对兴趣的依从性;

(3)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

(4)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有意注意受到过去知识经验的制约;

(5)对人格的依从性。

7.简述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教养方式;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如何转换?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9.简述调查法的基本步骤。

(1)明确调查目的;

(2)指定调查计划;

(3)准备调查材料和工具;(4)实施调查;(5)整理调查材料;(6)撰写调查报告。10.注意的功能有哪些?(1)选择功能这是注意的最基本的功能。通过注意,人们总是选择那些有意义的、有关联的亦即符合自己需要的与当前活动有关的事物和活动,而同时抑制和排除那些无意的、无关联的亦即不符合自己需要的事物或活动。(2)保持功能这种功能使注意的印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直到保持到达到目的为止。(3)调节功能可以调控心理活动向着一定方向或目标进行,使偏离目的的活动得到纠正。11.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12.简述学校文化的功能。(1)导向功能(2)约束功能(3)凝聚功能(4)激励功能13.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14.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德育是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情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2)智育主要是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3)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养成他们锻炼身体和卫生习惯的教育,也就是身心素质教育;(4)美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也就是美的教育;(5)劳动技能教育是组成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使他们养成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初步掌握现代生产和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也是劳动素质的教育。15.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五个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①马斯洛将这五种需要分为两类:匮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匮乏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这都是人自身无法满足的;成长性需要指自我实现的需要。②马斯洛认为,人只有满足低层次需要后,才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然而这不是绝对的,在低级需要尚未被满足,就可以追求高层次的需要;③同一时间,各种需要可能共存。16.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1)流畅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2)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3)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17.简述遗忘的原因。(1)痕迹衰退说;(2)干扰抑制说;(3)动机说;(4)提取失败说;(5)同化说。学生指导简答题1.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3)建构主义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4)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了解学生的学习模式、先前知识经验;培养学生学会生成新能力和技巧。2.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价值上相互冲突的两难情境故事作出判断,并解释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然后确定被试道德认识发展的水平。根据被试的回答,科尔伯格把道德认识划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三个不同的发展水平。每一水平又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共有六个阶段。即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9岁以下儿童处于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9~16岁儿童处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16岁以后发展到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3.简述学校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4.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校外活动;(3)劳动;(4)少先队活动;(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6)班主任工作。5.简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兴趣在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中共同培养;(5)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6.什么是说服法?德育过程中适用这一方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说服法是小学德育最基本的方法,又叫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其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语言说服法是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向学生讲述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的方法。主要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运用语言说服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注意说服的时机,有针对性;二是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三是要做好引导总结。事实说服法是组织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用各种生动具体的事实来说服学生,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形成正确的认识的方法。主要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运用事实说服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明确目的,制定计划;二是做好充分准备;三是加强指导;四是做好总结工作。7.简述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原则。(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4)学生主体性原则;(5)个别化对待原则;(6)整体性发展原则。8.简述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的规律。小学儿童的注意力主要由不集中、不稳定向集中、持久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1)有意注意正在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主要地位;(2)注意集中的时间比较短;(3)注意的广度小,分配能力比较差;(4)具体、直观、新鲜的事物易引起儿童的注意。9.简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1)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2)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动员学校的人力和物力,为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3)学校利用各种社会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4)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10.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4)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11.简述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12.简述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民主法治素质。13.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班级管理简答题1.简述我国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1)常规管理: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2)平行管理: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3)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4)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余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2.简述班主任培养良好班风的主要措施。(1)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2)发挥舆论阵地的宣传作用;(3)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4)发挥任课教师和家长的作用。3.简述班主任组建班集体的方法。(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4.先进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各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个别教育?(1)这三类学生的心理特征如下:①先进生的心理特征在一个班中,思想好、学习好、纪律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学生一般被称作先进生。他们一般有如下心理特点: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②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后进生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征: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是非观念模糊。③中等生的特点中等生,又叫“一般学生”或“中间生”,是指那些在班级中各方面都表现平平的学生。中等生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信心不足;二是表现欲不强。(2)针对这三类学生应分别采用以下教育方式进行教育:①先进生的教育要做好先进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应注意如下几点: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弥补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进步。②后进生的教育要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应注意如下几点: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③对中等生的教育要做好中等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应注意如下几点: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5.简述班主任的角色。(1)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者;(2)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管理者;(3)班主任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4)班主任是班级普通的一员。教学实施简答题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与局限性。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3)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4)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2)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3)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4)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2.简述练习曲线的特点。第一,开始进步快;第二,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第三,后期进步较慢;第四,总体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3.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4)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4.简述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4)学生的身心健康;(5)教师自身的素质;(6)教学时间和效率要求。5.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6.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7.简述备课的内容。(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设计教法。8.简述课堂纪律的四种类型。(1)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3)任务促成的纪律;(4)自我促成的纪律。9.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功能。10.简述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提高。(2)注意启发。在讲授中善于诘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3)讲究语言艺术。力图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说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4)要组织学生听讲。教学评价简答题1.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1)诊断功能;(2)反馈功能;(3)导向功能;(4)检验功能。2.简述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1)反思教学理念;(2)反思教学过程;(3)反思教学得失;(4)教学再设计。3.简述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1)根据评价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安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2)根据评价所参照的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3)根据评价主体不同,可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4)根据评价方法不同,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5)根据是否立即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可分为及时评价和延迟评价。4.简述教学反思的基本类型。(1)根据教学的基本流程,可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2)根据反思的主体,可分为自我反思和集体反思;(3)根据反思对象,可分为纵向反思和横向反思。(4)根据教学理论深浅程度,可分为理论反思和经验反思。5.简述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1)行动研究法;(2)自我提问法;(3)教学诊断法;(4)比较法;(5)阅读新知法。

中学科目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2.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4.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有哪些?(1)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等。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2)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3)教育无目的论。由杜威提出来的。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4)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教育目的的制定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两方面出发。上下滑动查看剩下的41道简答题

5.教育目的既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请简述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1)主观依据

从主观方面来看,教育目的首先是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人们在考虑教育目的时往往会受其哲学观念、人性假设和理想人格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

(2)客观依据

①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②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③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④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6.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是杜威。活动课程的特点包括:

(1)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

(2)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

(3)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7.简述课程内容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1)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8.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教材是直接反映教学内容的,所以在内容上一定要准确无误。同时各学科教材还必须体现一定思想性,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科教学中,力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具体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

(2)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要求的统一。教材体现为传授知识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所以编写教材时既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顺序,还要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教材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易懂性。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同,所以教材内容的叙述要简明、准确、生动,标题、结论要醒目,字体大小、用词要适当。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读懂教材。

(4)理论与实践统一。教材既要有理论,又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教材要结合实际材料来论证理论。使学生通过教科书的学习既学会了理论,又能较好地应用理论。

(5)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应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资料搜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6)教材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hlqf.com/tslf/9731.html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